【观察】德国队能让纳格尔斯曼折腾到何时?
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秦游夏
世预赛首战做客0比2斯洛伐克,德国队再创历史,队史首次在世预赛客场比赛输球,此前52场42胜10平的不败金身作古。欧国联主场作战连输2场后,纳格尔斯曼在世预赛前豪情壮志,表示球队的目标是世界杯冠军,首先要在6场世预赛中获得全胜,原话是“虽然不要求每场比赛都可以5比0获胜,但要踢出统治力”。结果新的周期,一上来就是一个大嘴巴子。7月底纳格尔斯曼在莱比锡参加世界教练大会时的,诸如重视防守、比赛理念上可以多一些复古(old school)、踢更清楚的足球等,全部都停留在了嘴上,而非行动中。唯一付诸行动的是基米希重返后腰,结果右后卫成了大坑,法兰克福后防多面手经历了45分钟灾难般的国家队首秀。
看了斯洛伐克2比0德国的90分钟,你会发现这是一场德国队毫无生气的完败,拥有7成控球率,但是进攻端没有明确的方案,只有上半场维尔茨利用个人能力闪转腾挪、下半场刚一开局吕迪格长传策动的进攻,算是少有的亮点。斯洛伐克在防守策略、攻防转换、抓对手薄弱区域、定位球设计、比赛中的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是全方位占优。
无球状态下,德国踢4231,有球状态下则是3133,纳格尔斯曼还是坚持自己前场堆人、阵型上3-4后卫切换的打法。这样的安排,让不少球员手足无措,毕竟这不是每天可以训练和磨合的俱乐部,一旦遇到转换,问题就来了。首次为德国队上阵的科林斯成为牺牲品,21岁小将在无球时的站位基本就没对过,不断被绍尔打身后,右侧防守成为德国的重灾区,科林斯半场就被拿下。
本次德国队名单中,居然没有一名正牌右后卫,科林斯也是中卫出身,下半场纳格尔斯曼用左路发挥还算正常的米特尔施泰特来到右路,劳姆担任左后卫,看起来纳格尔斯曼根本就没有B方案。问题是,基米希之前踢右后卫,对意大利的两回合送出1球4助攻,直接参与5个进球,相比后腰,右后卫才是德国队最缺人的地方,拆东墙补西墙,结果是工地更大了,问题更多了。
科林斯当然不应当背锅,毕竟他只是德国队首秀,也是被战术设计所害。但问题是,科林斯具备德国队的水平了吗?无论崭露头角的上赛季德甲还是夏天的U21欧青赛,我们能看到科林斯身上不错的硬件,但在防守技巧、有球能力等方面,还远达不到国家队的标准,完全是在揠苗助长。
最近一年来,纳格尔斯曼已经犯了不计其数的错误。欧洲杯1/4决赛对西班牙,埃姆雷·詹突然顶替安德里希出任先发,结果是半场就要纠错,德国首次在举办大赛的情况下无缘4强,留下了自嗨的夏天童话2.0。欧国联1/4决赛次回合对意大利,纳格尔斯曼60分钟出头连换3人,比赛失控,最终3比0成了3比3。欧国联半决赛对葡萄牙,纳帅如法炮制,又是下半场60分钟出头的连换3人,让比赛失控。欧国联比赛之后,纳格尔斯曼没有反思自己的临场错误,而是感叹葡萄牙、法国在球员储备上比德国更好。
兵败布拉迪斯拉发,能够听到的只有纳帅对于球员们精神属性的批评,对于自己的阵容和战术安排避而不谈。他表示:“我们选了德国最好的球员,但我现在不想听能力这个词,或许我们应当召入更少的能力,召入更多那种竭尽全力、怀揣感情的球员。”看起来,德国队又将来一次阵容重建。可问题是,以纳格尔斯曼自己飘渺的思路,德国队还经得起他这样折腾吗?
对斯洛伐克的比赛,可以直接搬出萨默尔在多特蒙德1比2输给博洛尼亚后的评价:这支球队不会防守,但可惜也不会进攻。德国足球低迷多年,回避和说谎文化继续蔓延,赛后队长基米希、体育主管沃勒尔和纳格尔斯曼统一口径,怒批球员在场上的态度。
要不请米卢蒂诺维奇吧。毕竟,态度决定一切………